司法拍卖这种事,大多数人可能只在新闻里听说过,但这次江苏丹阳的一场拍卖,还是让不少业内人士和普通网友都多看了几眼。
说白了,这次拍卖的主角不是房子、车子这些常规资产,而是一大批报废轮毂、铝锭、模具、熔炼炉等生产相关设备和半成品,拍卖的背后还有一段企业间的合同纠纷。
事情的起因其实挺简单,镇江振发车轮制造有限公司和丹阳启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之间有加工合同。
启德公司按合同帮振发公司加工轮毂,结果振发公司没按约定付款,最后法院介入,把振发公司的相关资产拿出来进行司法拍卖。
这批被拍卖的东西里,光是报废轮毂就有三种类型——有留置权的、纸箱包装的、半成品,加起来差不多200吨,另外还有近12吨铝锭、78吨模具和一整套熔炼炉。
掰指头一算,总重量足足285吨,别说是个人了,一般企业都得掂量掂量。
拍卖前,法院其实已经定下了规矩:这些轮毂只能按废品处理,不准当成正常轮毂产品流入市场。说白了,其中不少轮毂其实属于“盗版”——没有知识产权授权。
买家要拆了卖废铝、废钢,或者用来回收再加工,想直接卖轮毂是不可能的。这种限制,也让不少有意参与的人打起了算盘,到底值不值?
这场拍卖的起拍价定在251万多,结果吸引了28个人报名,竞争相当激烈。经过89轮喊价,成交价最终到382万元,比起拍价高出整整131万。
有人说,这价格是不是有点高了?有人觉得,废品有废品的行情,关键还得看里面的设备和模具能不能用。
尤其那套熔炼炉,个头不小,业内估价也不低,具体能值多少钱还得看买家后续怎么处置。
有网友直接算了笔账,不考虑设备材质和熔炼炉价值,单说285吨的废品,最后成交价折算下来约1.3万元一吨。要是单纯拿废铝、废钢的市场价算,肯定是有差距的。
但拍卖现场的气氛说明,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堆废品,更是一个机会。毕竟有模具、有设备,可能有企业看中的是技术和生产线的潜力,而不是单纯回收材料。
其实类似的司法拍卖,在全国范围内也不算少见。尤其近几年企业债务违约、合同纠纷频发,法院时不时会拍卖一些生产用设备、半成品,甚至原材料。
但能吸引这么多竞拍者,还把价格抬得这么高的,还是不多。
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相关产业链对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二是废品、设备的流通渠道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废品回收,还有不少企业在寻找低成本扩产的机会。
说句心里话,这场拍卖能火,一方面是因为竞拍人数多,现场氛围紧张,另一方面是拍卖品类型比较稀有。
普通人很少关注轮毂、模具这些工业品的拍卖,但在相关行业里,这就是一场实打实的“抢资源大战”。
有的人买回去拆零件,有的人看中设备升级,有的人甚至可能觉得能通过二次加工赚个差价。
不过最终这批资产能不能让买家赚到钱,还得看后续怎么处理。轮毂不能当成成品卖,熔炼炉、模具即使二手也得有人要,折算下来利润未必有表面看起来那么高。
但对于一些本来就有配套产业的企业来说,这或许是补充生产线的好机会。
司法拍卖的本质其实就是资源的重新分配。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把生产资料推上了拍卖台,竞买者各有算盘,最后成交价也算是市场给出的反馈。
这事儿放在网络上,大家也爱讨论值不值、买家是不是“接盘侠”。但站在另一角度看,这也说明了废品市场和工业品拍卖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市场化,甚至有点“二手经济”的味道。
也许过几天,这批轮毂和设备就会在别的工厂重新进入生产线,或者被彻底拆解融化。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普通的司法拍卖,但对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每一次拍卖都是一次机会和博弈。最终382万的成交价,是不是划算,只有买家自己心里最清楚。
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