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8月那阵子,乌克兰军队开始对赫尔松和哈尔科夫发起反击,结果引发了红利曼战役。
那会儿,乌克兰的第66和第93机械旅充当先锋,成功渡过北顿涅茨克河,把斯维亚托戈尔斯克这块战略要地占了下来,快速向俄罗斯军队的阵地推进,双方也因此爆发了激烈的交火。
在这场激烈的交火中,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箭炮表现得特别出色,几次精准击中俄罗斯军队的弹药库、指挥所等重要地点,效果可是相当让人印象深刻。
有人传言,当时有一支驻扎在某养猪场附近的俄罗斯部队,受到海马斯集火打击后,损失相当严重。
有些俄罗斯士兵居然抛下了受了重伤的战友,仓皇逃命。那会儿,有些假猪因猪圈被毁跑出来找食物,那些被战友遗弃的士兵最后全都被猪口吞没呜。
所以说,当时一提到俄罗斯军队的海马斯,那场面就没人敢不心惊胆战,的确是谈虎色变。
光凭这件事,就能看出海马斯对俄军的杀伤力和心理压制到底达到啥程度。这款原本被俄罗斯当作噩梦,乌克兰视为宝贝装备的武器,在咱们中国军队的眼里,到底算个什么水平的“选手”?
俄乌战场大发神威
其实这答案说不定会让人感到有点出乎意料,在咱们中国军队看来,海马斯可没啥特别突出的表现,它最初能在红利曼战场上表现得那么牛,纯粹是几个巧合凑在一起的效果。
第一个因素,就是这款武器的精准打击能力确实挺不错的。
海马斯配备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模块,打击的精准度还是挺高的。
在红利曼战役里,海马斯多次精准打击俄军的弹药储存点和关键指挥点,搞得俄军的后勤补给几乎瘫痪,指挥链也被彻底切断。这一系列打击,给俄罗斯的指挥系统带来了很大打击,部队没有了指挥部的管理,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的局面。
再说,海马斯的射程能达到80公里左右,比乌克兰之前用的那些火炮远多了。这么一来,它可以在俄军火力射程之外发起攻击,针对俄军的集结地、行军队列啥的狠狠地打击,迫得俄军不得不散开兵力,推进速度也变慢了,战术部署被打乱了。可俄军还真捉摸不着怎么应对这些火力点,反击起来就挺难的。
甚至在某些战斗里,靠着海马斯的远程打击实力,乌军不得不调整作战策略,从主动进攻变成防守,某种程度上扭转了红利曼战场的形势,也提升了乌军的作战水平。
而且,由于海马斯在射速上比起普通火炮更快,打击的频率也更密集,加上之前提到的突然性和高杀伤力,俄军士兵面对这东西是,啥时候都提心吊胆的,战斗中的信心和士气一下子跌倒了谷底,战意差点崩溃。
特别是之前提到的猪圈被炸毁、重伤的士兵遇到觅食的野猪,最终因此丧命的悲剧,虽然还没有官方确认,但一时间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可以想象啊,听说这事以后,俄罗斯的士兵们心里会有多么慌得不行。
听说呢,在某些地方,俄军士兵因为海马斯的威胁变得特别怕事,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简直像是遇到什么大敌似的,草木皆兵的感觉挺明显。
不过呀,也别忘了海马斯火箭炮自己那点硬伤,它在红利曼能表现出色,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那会儿战场环境特别,有意放大它的优点,同时把一些缺点给藏起来了。
比方说,这款火箭弹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啥的,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时,它的制导系统很容易被地形和气候因素干扰,结果导致打击的精准度变差。
与此同时,电子战装备对海马斯也有相当大的压制效果。因为海马斯过度仰赖GPS全球定位系统,遇到电子战手段时,容易被干扰和欺骗,导致打击的精确度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完全失去作战能力。
在火力持续性方面,海马斯装备的是轮式底盘,虽然机动性还不错,可是弹药携带量比较有限。在长时间高强度作战时,不得不频繁回到后方补充弹药,显得有点吃力。
再有,海马斯的弹药供应主要靠美国等西方国家,数量上有点限制。一旦补给出现延迟,作战实力就会大打折扣,没法持续对俄罗斯军队展开高强度攻击。
不如中国的191火箭炮
所以,放在中国军队的眼里,海马斯虽说是一款值得一提的武器,不过也难以算是极其出众的。
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了更厉害的同类武器,比如全球范围内最强的火箭炮——陆军PHL-191远程火箭炮。这套装备现已成为中国陆军的主要武器,火力强大,射程远,精度高,甚至堪比一些短程导弹的水平。
可以说,海马斯火箭炮已经被全方位围住,没有留下一点喘息的空间。
谈到射程的话,191型火箭炮最远能打到500公里,简直相当于短程导弹的水平了,这个比海马斯普通的火箭弹和增程弹药都要远得多,在远距离打击方面可是占了不小的便宜。
说到装弹子,海马斯发射车可以挂六弯227毫米的火箭弹,而要装陆军战术导弹的话,只能载一枚610毫米的导弹,容量差不少。
对比一下191火箭炮,根据公开资料,发现它能装10枚300毫米或是8枚370毫米的火箭弹,还能携带两枚750毫米的远程制导火箭,载弹量明显比海马斯多,持续火力方面表现得更好。
谈到抗干扰性能,海马斯装备采用了GPS加惯性制导的方式。据说,它所使用的NavStrike™GPS接收器是基于SAASM反欺骗模块设计的,这让它有一定的抵抗干扰的能力。估计它的抗干扰水平大概在70到90dB左右,算是挺不错的了。
不过在实际作战时,遇到俄军的电子干扰,海马斯的GMLRS弹药命中率一下子掉到了55%,也就是说,它的抗干扰水平其实也不是特别牛逼。
相比之下,191火箭炮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连接北斗导航、侦察无人机以及地面雷达站这三套信道,具备多源信息融合的本领。在电子对抗旅全力干扰压制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相对不错的命中率,其抗干扰能力简直让海马斯被压在地上摩擦。
在这样一来,海马斯大概只能靠机动性和精度稍微挽回一点点场子吧。
根据网上的资料显示,海马斯在早期测试时,这炮配的GMLRS火箭弹,精度大概达到2.1米左右。若不靠GPS,只用惯性制导,误差也大概在3.75米左右,已经相当厉害了。这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佼佼者,甚至还领先于191。但要说在受到强烈干扰时,这个优势还能不能维持,不免让人打个问号。
说到机动性,这事儿确实是真的,因为海马斯比较轻,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动部署,不过呢,这个火箭炮的故障率挺高,一出现问题,就会让它的机动优势打个折扣,也算是把这点的优势给抵消掉了。
因此,海马斯在中国军队眼中,算是一款厉害但又不至于超级强的装备,基本上没有必要为它太过头担心。
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