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虚劳”是消耗中的消耗。
长达近一年的慢性虚劳,甚至四阳发病,不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了很严重的焦虑。一次比一次严重,增加一次身体心症状。此等问题,即为“虚劳”发病引起的。
虚劳是“植物神经紊乱”、“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病的统一认识,但又不局限于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更全面,更深层次对人体的认识。因为虚劳,并不是纯粹的“一补了之”,是协调整个气化,顺应脏腑机能,包括身体心协调的治疗。
我们说“虚症”就是不足,只需要辨证“虚者补之”就可以了。而虚劳则是消耗中的消耗。虚劳本身是某种疾病或原因导致的,但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存在。就拿瘟疫发病来说,为什么同样的外感,瘟疫会如此严厉。就是因为一般外感,只是让我们身体紊乱了,表现出“虚”的状态。但瘟疫发病则是引起持续性,反复性损耗,这种损耗就是虚劳。
瘟疫一类疾病伤人直伤肾根,肾根是生命之源,水火之脏,藏纳受之。
人只开阖之力就在于一身气化协调完成,而肾是主一身之阖的。而恰恰很多疾病特征就是阖不起来引起的,比如出汗、比如心悸、比如焦虑等。
肾之病呻吟疲倦者多,犹如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便是反映了这状态,因为根基没有了,缺损了。常用如桂附地黄汤加减,就是顺应肾去调整藏纳。
肾根不足,藏纳就不行了。春天主生(升),人就容易太过,引起燥热,躁动的问题。所以去年冬天调整的很多人今年春天都不错了,因为藏的很好。今年春天刚开始调整的,就比较慢一些了,但也能顺应节气调整过来。需要一个过程。
心肾相交,本真就是心为君火独于上,肾水足则让心火不至于太亢奋。现在是肾水不足了,火妄动了,反而引动心过速了。很多人心悸,实则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用生脉饮调心气急则治其标,快速缓解心悸不适,再用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的机会多于炙甘草汤。
久病及肾,但这个肾不是靠滋补的。
很多时候,面对肾的问题,喜欢滋补,这是极其严重的偏向。肾常虚,但这个虚的原因是什么,病机变化是什么,肾脏的本身特性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
肾之特性,二阴一阳,肾居腰两侧,左右各一,实为水脏,但此水脏之中藏着一真阳。水多于火,目的就是遏制火,但又不至于灭火,恒动状态。
诸多疾病,就是阴精耗散其真引起的。
有朋友说让主任讲讲更年期,实际上,对于女性来说“经产带孕”,实为一生精血消耗的状态,所谓:以血为先天。阴不足,则阳有余。这个余是虚妄动,不是真的多足,是相对亢奋。男同志纵欲竭精者也不少,恰恰就是伤到了这真阴,阴不足则火旺,是妄动,而不是真的有这个气力。终至阴阳两虚,虚损而病。
虚劳发病就是你生病了,还没好,但持续的这个不足又加重你发病,导致你反复出现问题。
虚劳一方面需要关注具体症状,另一方面一定是按照脏腑本原调整恢复。
建中气,藏肾气,是其治疗大法。
现在很多人带着中焦问题不解决,就想着直接解决肾中问题。
舌苔厚腻,早已形成上热下寒的趋势。此等务必解决中焦,令人之阴阳升降得以平衡,解中焦就必须从运化入手。调和脾胃状态,令运化有力。肝气务必舒畅条达,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中焦。
纯粹的情志会影响人体引起肝郁,但我们所见之病多为“神伤”,已经不是单纯的肝郁能解决的了。此等问题更为复杂。
虚劳病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神伤连同一起开始了。
人这一辈子,只要有一次虚劳发病,如无好的辨证,好的方法,很难自行走出。中焦气化是人之气血来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壅滞,生成大量痰湿,自然阻碍这个气化,长久虚劳生。如此肾气跟着溃败。过早去调肾更不利于中焦。常用方药如砂仁、苍术、白豆蔻,属于主任比较心得的方药,具体还得辨证。
顺应才是解决虚劳的灵丹妙药。
顺应是以脏腑本来规律为基础的,人之进化几百万年,有了中医的智慧只有几千年。此等过程摸索出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历代医家的认识都是基于《内经》的生理观为导师的。而《内经》最讲的就是规律。五脏六腑各有其规律特性。
重视整体观念,个体差异,一定是一人一方,辨证论治。
人参能补的虚是纯虚无实。
黄芪能补的虚是不升反降。
人参一定是五年以上,这样药性就不会燥热了,如此才能起到大补元气的作用。但并非一补了之,虚不受补的问题始终存在。所以,中药以君臣佐使为方其道理就在于此。这样均衡一身阴阳水火。黄芪之力升提过不降,肾不足反而增加了损耗,所以肾虚者少用黄芪,主任看诊黄芪用的很少。
很多药性,用的时候只是产生了亢奋,并非长期的对你身体种下生机的种子。不可认为什么补就用什么,随时问一下自己身体是否能耐受。
一方面减少消耗,近一年让很多朋友调整了生活作息,做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更为复杂的则需要详细辨证。
另一方面知道了个体差异,整体观,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而不是听风就是雨的盲目跟风。
阳后反复大多属于虚劳体质,此等体质的出现为又一次瘟疫的发病基础。
近一年,很多朋友学会了打坐、冥想,这是通过意识层面把控身体的智慧方法。希望能够坚持用之。这样综合起来,知道吃什么,如何利用自己身体,认识自己身体,还能学会意识把控。如此综合人之健康将持久不衰。
往后的日子,身心都应该减少波动,遵循“小步慢跑”的认识,凡事慢慢来,回归平淡。
医缘就是你懂我,我也懂你。
止观 明法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